【繁殖方法】繁殖可用播種、壓條或扦插法。 播種繁殖:在原產(chǎn)地通過人工授粉,提高豬籠草的結(jié)實率。8~12月蒴果成熟要及時采收種子,于春季播種,盆內(nèi)基質(zhì)用水苔,種子播在水苔上,經(jīng)常澆水,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,盆口用塑料薄膜遮蓋。發(fā)芽適溫為27~30℃,播后30~40天發(fā)芽。 扦插于春末剪頂芽作插穗,基部包扎水苔后再扦插。 壓條繁殖:在生長期于葉腋的下部割傷,用苔蘚包扎,待生根后剪取盆栽。 扦插繁殖:在5~6月進行。選取健壯枝條,剪取一葉帶一段莖節(jié)為插穗,葉片剪去一半,基部剪成45°斜面,用水苔將插穗基部包扎,放進盛水苔和盆底墊小卵石的盆內(nèi),并用塑料大口袋連盆和插穗包起來,保持100%空氣濕度。插后保持30℃高溫,約20~25天可生根。 【栽培管理】喜溫暖、濕潤和半陰環(huán)境。不耐寒,怕干燥和強光。 豬籠草偏好較酸性的介質(zhì),可以將泥碳土、珍珠石、蛭石以1.5:1:1的比例混合后使用,加上木炭屑、干牛糞碎塊為栽培材料,混合時應(yīng)注意加水?dāng)嚢杈鶆?,好讓介質(zhì)充分吸收水分。松軟且為酸性的水苔也是很好的選擇。 栽于木框和漏空花盆中。陶盆的優(yōu)點是較透氣、吸水、保水,并能增加周圍的空氣濕度,應(yīng)該作為******。盆子盡量不要選擇黑色的,黑色的盆子在夏天溫度會較高。 根黑色,易折斷,栽植時應(yīng)多注意。木框懸掛在蔭棚或樹下,或溫室內(nèi),稍加遮蔭,溫度不低于18℃。 雖然豬籠草是生長在雨林的環(huán)境里,但是充足的陽光對豬籠草來說是有益的。大部分的豬籠草可接受2到4小時的陽光直射,或是6小時以上的明亮的散射光。長期在陰暗的條件下,葉籠形成慢而小,籠面彩色暗淡。 夏季要求高空氣濕度和通風(fēng)。如空氣過于干燥,可在周圍環(huán)境適當(dāng)灑水加以調(diào)節(jié),也可在植株下放置水盤、盆土表層覆蓋水苔等。 水分宜不含石灰質(zhì)為佳。澆水要及時,平常需保持盆土濕潤。澆水的大原則是土壤濕潤但不潮濕。澆水的時間可選在晚上,以避免水滴留在葉子上經(jīng)陽光照射而造成葉子的燒傷。 捕蟲葉呈囊狀,葉籠顏色花紋美麗,大小不一,小的如拇指般大小,大的可以容納300-400ml的水。豬籠草不用特別施肥即可生長良好,而且施肥過多會造成肥傷,葉燒,甚至造成不結(jié)籠的情況。生長期用充分腐熟的牛糞水作追肥,每月1~2次。但要注意的是肥料如果淋在水苔上,水苔容易長藻類。 豬籠草屬熱帶植物,不耐嚴(yán)寒,冬季低溫期應(yīng)注意防寒保暖,以便安全越冬。豬籠草的生長適溫為25~30℃,3~9月為21~30℃,9月至翌年3月為18~24℃。冬季溫度不低于16℃,15℃以下植株停止生長,10℃以下溫度,葉片邊緣遭受凍害。每年2月在新根尚未生長時進行換盆。幼苗一般栽培3~4年才能產(chǎn)生葉籠。常有葉斑病和介殼蟲危害。葉斑病用50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。介殼蟲用40%樂果乳油2000倍液噴殺。( 中華園林網(wǎng))
欄目導(dǎo)航
- 新聞資訊
- 公司新聞
-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- 常見問題
聯(lián)系我們
-
服務(wù)熱線13708431676
- 郵箱:yl@maoboyao.cn
- 地址:云南省昆明市昆明市嵩明縣小街鎮(zhèn)云南花卉示范園